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哈里斯女粉搞4B运动、毒杀丈夫,回旋镖能否让美国“血流成河”
比国产光刻机更重要的IPO要来了!
这把绝对高端局,只有中国人才懂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弘博推荐】博物馆展览评论如何提升展览水平?
2015-02-02
弘博网
201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开始启动。我们不禁思考如何评价展览的好坏,如何开展评价,展览如何与公众的需求对接?今天让我们来回顾一篇经典的文章,听听大家们是如何讨论的。
座谈由《国际博物馆》中文版编辑部召集,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传媒专业委员会支持,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1年3月2日。
张遇
(《国际博物馆》中文版编辑部主任):
这次座谈源于我们希望能够开一个以展览为主的评论栏目。艺术作品的评论、电影、话剧等都有一个很强的评论队伍,一是能促进创作本身的提高,二是有利于提高文艺作品在大众生活中的接受度。国内博物馆展览评论的资料较少,即使有也是五六十年代的,八十年代有几篇,之后关于展览的评论更是寥若晨星了。国外关于博物馆评论的资料相对比国内的多一点,但是也不太多。美国有个关于民间博物馆展览评论的标准,但是用国外的标准来评价国内的展览,或许会有水土不服之嫌。这个栏目,我想起码应该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同其他任何的评论形式一样,能够促进博物馆展览形式的进步,这是最核心的作用;另一个是,再进一步推动博物馆和大众之间的互动,从而推动博物馆在大众中的营销。栏目建起来之后,我希望是专业评论和大众可接受的评论这两种形式。
这个栏目怎么办?怎么把握博物馆的脉搏?这个想法得到了博协艺委会、传媒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为此,我们请曹兵武先生来主持座谈,还特请了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先生与会,与博物馆专家进行交流。
曹兵武(中国博物馆协会传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文物报社研究员、副总编辑):
我觉得,我们应该一起来推动博物馆的展览评论。文学、艺术、影视等文化产品的评论做得比较好的,我们也可以学习借鉴一下。博物馆展览的策划、设计和制作,应该是博物馆最核心的业务内容。今天在座的多是博物馆的圈内人,尤其是周老师和计老师,都是这个行业的元老,对历史状况和现实了解得较为清楚,所以大家一起交流必会有收益。大家都是做展览的人,通过鼓励展览评论,换一个视角来看展览,可能会有更多的启发。刚才也已介绍了开展展览评论的目的,一个是通过评论促进展览本身的提高;另一个是提升展览的效益,使大众更多地了解展览,从展览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目前我国博物馆的投入和生产能力均在快速增长中,从各种条件的比较分析看,以后中国的博物馆肯定还会有大发展的空间,博物馆的数量可能会翻番。博物馆最重要的产品是展览,而且公众对博物馆展览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如何推动这么大量的展览的发展,评论就显得极其重要。但是,对于到底什么是好展览,展览评论怎么做,表面上看似是有各种各样的标准,可是理论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共识。所周士琦(国家博物馆原美工部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资深专家)以希望大家对此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今后博物馆展览评论的操作提出自己的建议。
博物馆的展览评论难度比较大,首先是专业性强;其次是圈内外的差距大。能够建立评论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对于专家评论和大众评论都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从两个角度谈,一个是从自身经验出发设想一下展览好坏与展览评论应该如何界定;第二个是如何开展评论,如何做展览,如何和公众需求对接,怎样使观众看展览收获更多,发挥展览的社会效益等。最后大家一起梳理梳理看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共识性的讨论结果。
周士琦(国家博物馆原美工部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资深专家):
我觉得评论工作应该做。博物馆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除了日常工作和社会服务,在理论研究方面应该加强。陈列艺术应该是博物馆的一门学科,而作为学科本身它应该得到发展。这个专业在美院原来放在实用美术系,之前都有展览这门课。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门学科,学科发展到今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理论建设上应该有一个组织或者平台以展开探讨,这都涉及理论。
现在很多人仍然提出形式服从内容,这个观点很值得质疑。作为理论,将博物馆陈列艺术的分析结合建筑展开,因为陈列是在建筑里的。另外一个,现在的一些评价,比如陈列主题突出、体系创新、历史脉络流畅、设计思路超前、张扬个性、展览风格迥异、展示手段多元、坚持求新、亮点迭起等等,都流于空泛。我们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展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提高了才会有助于博物馆展览评论的发展。
程旭(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常委,北京博物馆学会设计专业委员副主任):
目前博物馆界或者说媒体出现了一个怪圈,就是见不到博物馆的批评学说,理论缺失,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理论的缺失。缺失的根源在于博物馆的规章制度和理论标准,博物馆标准有问题,这个标准是不更改的。这原因不在于博物馆展览的操作者,而主要在于标准不变。比如,新建的博物馆展厅普遍摒弃了自然光,而自然光不仅绿色节能环保,而且美观。国内的博物馆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原因在于在博物馆的理论批评上没有建构体系。
那么这个体系应该如何确立呢?一,思想原创;二,理论原创;三,操作原创。说到思想原创,我想我们可以一层层剥离分开谈,博物馆学的批评是缺失的,博物馆建筑学的批评更找不着,陈列批评少,即展览内容和形式或者这两者的关系,这个批评都可以建构。另外,博物馆的设计方法学上的批评也少,而在西方的博物馆学中,这种批评比比皆是,把案例作为一个点拨的系统。比如台湾的《博物馆季刊》就是直接把美国或英国等很多国家的博物馆理论介绍过来,直接来分析案例,在台湾的博物馆陈列中怎么吸收这种观点,而且是翻译过来那些理论后第一时间用来分析实践。我比较注意收集有关日本的博物馆理论学说和批评学说的资料。因为博物馆学的门类比较多,博物馆学的重点,一个在考古学,一个在艺术学,还有一块是科技,就是科技类博物馆吧,我就见过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让观众成为博物馆的表演者”,这就是科技馆现在的思维。观众自己参与,观众甚至都变成了众人眼中的展品。还有一些自然馆、人文馆等,这些框架结构都是在城市博物馆的理念之下,我们提倡发扬城市精神,可是大家不研究城市、不研究规划,那么这就是我们的博物馆批评缺失的根源吧。
王瑞(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展览处处长):
之前首都博物馆有个展览,《三联生活周刊》曾刊登过两篇文章,第一篇是一个官方报道,夸赞一番;另外一篇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写他在博物馆的所见,写得很中肯。我觉得这就达到了展评的一个效果。
另一个,博物馆评价不能说没有,咱们有的是官方的后评估系统或者叫展览评估系统。但是这个评估系统真正和展览没有多大关系,它的关注点只是在程序上,比如预算如何、支付进度如何、操作进度如何、最后达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这只是以一个大管家的身份来评价展览。所以我觉得有一个展览评论这样的栏目,可以从填补国内在这块上的学术空白。目前我们所有看到的评论都是官方的,从各个角度给予高度评价,没有批评。
下面我谈一点自己的浅显的认识。我觉得如果真要做这个栏目,首先要确定谁来评?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观众?是博物馆的从业者还是上级主管部门?文学评论好像都是专门的评论人来评的,但是博物馆要是专门的人来评似乎也不太现实。我觉得一个展览从多个角度来评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因为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和专家是不同的,比如对首博的民俗展厅,专家对这个很不满意,认为它很多细节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比如色彩、比例等,但是观众却最喜欢。所以这就是一个矛盾,也是因为角度不一样。
还有一个是评论的角度和内容。当然这可以是一个展览或者不同的展览分开说,比如展览的立意、选题内容、策划组织,这无非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有就是从它的艺术设计角度来评,它的专业化程度、科技化程度等。
另外一个是评论展览的分类。从各个角度来分也能分出很多种,比如固定展览和临时展览,这两种展览也是不一样的。是基本陈列还是主题展览还是艺术类的展览。根据这些分类的不同,评论也是不同的。艺术类的展览可能侧重评论它的艺术形式,结合科技含量等,可能内容、选题的深度或者科学的严谨性等都不那么重要。还有时事类的和文化艺术鉴赏类的还不一样。另外新馆建设和旧馆改造也不一样。所以我想能不能每一期有一个不同的分类,或者不同的角度比如大纲选题、立意等,分别展开。这些都是可以探讨的方式吧。
张遇:
我觉得我们可以把思路放的稍微宽一些,可以包括博物馆的建筑评论。具体到展览,可以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但是首先要确定这个展览最值得评的地方,是主题还是形式等。把这个定下来之后可能会有专家评论、普通观众的评论,或者是一个文化人的评论,不是博物馆人,甚至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可能我们把这个定下来之后,每一次针对一个方面来做些组织策划。
程旭:
可以确定一个栏目主持人,或者是明星栏目主持人,比如周士琦先生任栏目主持等等,可以更换。因为不同主题的领军人物,他可以把整个系统都构建出来。这个栏目主持人是很关键的。另一个,应该把博物馆批评学的方法引入,建筑已经在做了。像台湾就有一本《博物馆评量标准》,这在大陆基本是空白。比如在建一个博物馆的时候,最后的评量标准是分数,是靠数据支撑的一个标准。这是方法学的一个系统。能把国外的一些运作标准和方法论引进我们的博物馆是很好的事。
朱雅娟(故宫博物院,中国博物馆协会艺术陈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美术界有评论平台,评论家很多,这些评论家多是在美术学院专门学理论出身的。实际上评论就是批评,那么应该怎么批评?这些批评人的水准就不能作为一个感想来说,要真能做到有理论性的批评,所以我觉得这对于博物馆来讲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开这个栏目是一个挑战。苏东海先生主编《中国博物馆》时我曾经和他讨论过,我也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蜡人进博物馆这件事,我用了一些美术评论的理论来评论这个现象,结果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当时就开始打笔仗。我觉得我们搞展览评论也应该这样,在打仗的过程中认识到我们应该做到哪一步为好。
原来这个批评我试过,但是都不行,批评的文章都不愿发表,无法批评,不敢批评。实际上媒体人愿意做批评栏目,说明媒体是有胆量的。但是我们一要确定稿源,要找博物馆界有理论基础的评论家。但是这个理论平台要提升,是理论评而非经验评。我十年没写论文了,最困惑的是论文没地方发,再者就是论文总是在总结经验,所以就有人说,你们博物馆人就没有理论只有实践,所以我们这个栏目一定要提到理论高度。刚开始我们找什么样的理论批评,比如说中央美院学美术理论的、美术界学美术理论的。我们约这样的稿子,把理论支架先抬起来。所以我们的稿子一定要慎重。一个是直接拿来主义,翻译;另一个是把关,我建议聘一个美术理论批评这样的人来把关。美术界的批评一直站得住脚,就是因为有一批学美术理论的人在那支撑着。而我们博物馆的批评为何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做实践。
计森(国家博物馆原美工部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原副主任、资深专家):
博物馆现在发展蓬勃,但也存在问题。现在的有些工作可能是在缴学费,五年或者十年后,可能会认识到走错了。比如动不动盖一个大博物馆,小地方弄个上万平米的博物馆,文物、藏品却很少,工程成为领导的一个政绩。
陈列展览的内容空洞,没有文物,必然是空洞的。陈列设计上的形式主义也是一个问题。当然,展览评论两个字不光是批评,也有表扬。文化事业的进步,必须要有评论才能推动。文学发展的火,一个原因就是评论家、理论家在里面参与。
《国际博物馆》杂志的栏目,单纯谈理论不合适,理论人人都能说点出来。如何找一个突破点,它不能空谈理论,敢于触及实际,可以不点名,但是要点事,找些典型的案例进行理论的剖析,比如陈列设计里大力提倡高科技、声光电,一个博物馆造价会有三分之一以上花在高科技上,开馆后几个月全坏了,这个现象就有一定普遍性。由此想到戏曲这种舞台艺术。有位人艺的导演说过,戏曲自从有了舞美,就开始堕落。我觉得这话很深刻。博物馆陈列如果形式大于内容,强调形式热闹,就是问题。要把全国博物馆整理一下,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不提馆名可以,但要加以评论。博物馆最初的价值是什么?现在走进博物馆,经常是眼花缭乱。
李敬泽(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
文学的特点是大家都有权利说话,博物馆专家也可以谈文学。我到全国各地去,都会主动或者被动地去参观一些博物馆,而且我自己现在也分工联系着现代文学馆,平心而论,在我看来,很多馆是非常差,完全不合格,有些博物馆充分发挥了保护文物的作用,但展示功能和面向公众的功能全无。这个世界上为什么需要博物馆,为什么有博物馆?我想就中国来说,在1949年之后,我们在天安门广场上盖中国历史博物馆,它有重大的政治象征意义,可以说,当时的领导思路是,博物馆不仅是保存文物和参观的地方,同时也几乎是国家文化的一种认同。现在各地博物馆从选址到建筑,也还是沿用一种架式。当然这几年相对重视了博物馆的文化服务功能。作为观众,我知道博物馆不仅仅是办展览,后院里还有许多专家在工作,库房里还有许多宝贝,但是展示在公众面前的首先是它的展览。但是实际看到的有些博物馆建筑与展览之丑陋,可以说是“立志宏伟,结果狰狞”。这是因为博物馆成为了一个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象征,不是一个面对公众、对公众敞开的“有亲和力、历史是我们的”思路。我觉得这要批评,可能是要从根本思路上入手。
在办展览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入独立策展人制度。统一叙事、统一说法,无法展现历史、世界、物的丰富性。博物馆的很多宝贝,在现代人的观点下才是活着的,体现其历史的、文化的意义。博物馆宏大叙事、没有面目、没有激情这样的一种状态差不多贯穿于所有的博物馆。在这个意义上说,我倒是觉得展览是需要个人叙事、小叙事、片段的叙事。
有的博物馆展览是想让人跪着看的,身体不上跪,心理上跪着。博物馆是展现人与物的关系的地方。若无人,博物馆只不过是个化学构成而已。场所是通过物来思考与传统、与物的关系的地方,来展现思想的分歧。当代美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的策展人一定是批评家,对美术有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是一种限制性的看法,而非一种宏大的视角。我们也是在这种限制之下来接受展览。这种独立策展的方式适合当代美术的生产方式。这种小叙事的关切是需要的。至于说批评,我倒是觉得这和文学没有多大关系。博物馆是个精深的专业,但是它也面对大众,面对的是一般意义上的伟大的遗产,所以不管是学术也好,研究也好,需要敞开视野、胸怀,接受各方视角。
有些博物馆办展览就不打算有人来,而台湾文学馆,功能复杂,有咖啡厅,有书店,活动非常多,是老百姓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国内的很多博物馆真是浪费。
《国际博物馆》这本杂志的内容有种厚重感,因此我们谈论的评论应该是一种深度评论,有问题深入思考,体现一年这四本书的价值。应该从具体的展览出发,真正谈理论,上升到一个高度。这本刊物,考虑到它的特性,它不是一个特别技术性的杂志,比如灯光怎么设,它不谈。实际上是中国与外国关于博物馆的对话,基本上是涉及到博物馆的内容和文化的深意。因此我们的评论应该和这本杂志的调子一致,还是得侧重于文化意义、文化策略、冲突等。
计森:
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理论家。现在的博物馆界充满矛盾和混沌,受到各方面的干扰,缺乏规范,没有高层次的理论家来廓清视野。这种局面和招标制度有一定关系,各博物馆没有自己的评价体系,只是套用建筑招标法。建筑的评价体系是标准的,而博物馆陈列是非标准的,这种套用显得文不对题。这是高速发展中的混沌。应该通过开展评论,在大家比较混乱的时候开出一条明道来,对目前混乱的局面做点什么。有的展览还没搞呢,先把价格定了,按价格造,都这么做是不行的。要发展低碳、绿色、人文,但是不能空有口号。博物馆不要太赶时髦,太追求时尚。要去除浮躁,要冷静。博物馆的职责在于提高观众素质和文化修养,而不是迎合观众。展览评论不是针对某人,要讲道理,但不是泛泛的,是有针对性的。文章还不能不涉及到具体情况,这个度要把握好。艺术有三个档次,高雅,通俗,低俗。我们起码要保证通俗,再往高雅上走。《国际博物馆》杂志提出展览评论这个问题,我双手赞成。
李敬泽:
我建议组织一批稿子,就点评十大精品展览,既说好的方面,也说不足,它们是龙头,具有很好的导向与示范意义。
曹兵武:
开展博物馆尤其是展览评论,有两点最重要:一个是要有理论的引导;一个是要有评论框架。现在的情况是,包括展览和博物馆本身,我们已经有了各种探索和现象,但是现象多,理论却跟不上。
回顾历史对我们认清当下会有帮助。以前对博物馆有“圣地”之说,这种概念仍在延续并占据主流;现在博物馆发展中有迫于经营压力出现的娱乐化倾向,引起很多争议;国外的一些博物馆很国际化,自称普世性博物馆,展示内容很多来自第三世界或原住民,文化上是分裂的,被称为殖民化的表达空间,这在中国不存在,但是我们的博物馆所体现的意识形态问题同样是非常复杂的;新兴的新博物馆学把观众的位置抬高了,不管是关于博物馆建筑、展览还是评价,观众本身都在获得更多的发言权,不管能力有否,这权利都已经预留给他们,博物馆成为新型的对话平台。中国博物馆快速发展,应该说,这几种博物馆理论是并置的,都是比我们传统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博物馆分类更深刻的关于博物馆及其展览评论的理论背景。
与此对应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及其理念方面也一直在不断变化,国内同样是变化也很多,比如近年地方史志性博物馆的展览范式就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其中国家博物馆的通史陈列式展览曾经有很大的示范意义。最初的通史陈列展示社会发展的叙事主要是说教式的,有专家说是教科书墙上挂,文物倒成为次要的因素,1990年代修改通史陈列,当时的俞伟超馆长说,应该拿最好的、最能代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文物展品来说话,这一观念和做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上国家文物局连续几次举办文物精华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之后,无论各地博物馆的通史陈列还是其他展览,精品展、精品路线成为一面旗帜,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时间长了,精品展成为宝贝展,央视有鉴宝栏目,博物馆成为亮宝的场所,缺乏理论的跟进与更新,其他的方面就受到了忽略。
博物馆展览如何重构叙事——以文物与展品为核心、以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逻辑性展开、以适应时代需求为指南的博物馆叙事,增加展品、展览的信息含量和传播效果,是博物馆理论需要不断探索的话题。我们从展览评论发端探索建立博物馆评论的框架,完善博物馆展览与发展的理论,开始的时候必然以经验总结、现象分析为主,但是应该自觉地站在理论的高度来评。评论一开始可能会有一些对立,但是评论应该以正向激励为主,坚持一个不变的宗旨:一是帮助博物馆提高策展设计,让展览的主题深化;二是帮助观众理解文物等展品与展览的内涵;三是最终要回归到文化评论,发掘展品与展览以及博物馆背后的深意,揭示它们更本质的东西,而不是简单地来评判一个展览的对和错、好与坏,要通过评论把在博物馆和展览中眼睛所不能看到的大的时代背景、纵深的东西给补上来。
博物馆媒体已经充分表示了推动评论的责任感,我想业内外人士应该精诚合作,推动博物馆批评尤其是展览评论的开展。近年国家文物局推动的博物馆免费开放、三贴近以及博物馆评级、运行评估和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等活动对行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博物馆媒体和专家从理论高度开展评论,必将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理性与持久的活力。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14年全国博物馆十大展陈精品推介活动启动》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